關於這項誤差的訊號會回傳到較高階區域,協助調整預測,以產生新的預測,如此循環不已。
加拿大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和薩克其萬省(Saskatchewan)的原住民寄宿學校遺址共發現近1000個無名塚,這些學校主要由天主教會運作,資金則來自政府。The orange shirt refers to the new shirt that 6-year-old Phyllis Webstad was given to her by her grandmother and taken away on her first day at residential school. pic.twitter.com/FfIeQFpzDv — Doug Lester (@d_h_lester) July 1, 2021 加拿大一直到1996年才關閉最後一間寄宿學校,在1830年代至1990年代之間,加拿大有超過15萬名原住民兒童被強行從父母身邊帶走,根據加拿大國家真相與和解中心(NCTR)報告,至少有4000多名兒童的死亡與寄宿學校有關,但由於記錄不完整,與學校有關的死亡人數仍然未知,可能還有更多的屍體有待發現。
自此之後,橘色一直提醒著我,沒有人關心我的感受,我覺得自己一文不值。Heres what we know about the Marieval Indian Residential School https://t.co/PiOxE2ttSt — Toronto Star (@TorontoStar) June 26, 2021 遺體的發現以及6月份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發生一起仇恨攻擊事件 - 一名男子被控駕駛卡車輾死穆斯林一家4口,加拿大官方已把該次襲擊定性為恐怖襲擊,這都讓加拿大開始反思該國引以為傲的寬容風氣。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表示,這天將是「反省時刻」。「在哥倫比亞和薩斯喀徹溫省的前寄宿學校遺址,發現了數百名兒童遺骸,這樣的可怕發現迫使我們反思我們國家失敗的歷史,以及對原住民和許多身在加拿大的人來說,仍然存在著不公。Four members of a Muslim family in Ontario, Canada, were killed on Sunday night when a terrorist, named Nathaniel Veltman, drove his car into them. Only a 9-year-old child survived. This is a horrific, Islamophobic crime 💔 RIP to their innocent souls. pic.twitter.com/zCIXybLMVs — Quds News Network (@QudsNen) June 8, 2021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在聲明中表示,對於某些人來說,7月1日「不是慶祝的日子」。
抗議人士國慶日當天在加拿大城市溫尼伯將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和伊麗莎白二世的雕像推倒洩憤。在加拿大金融重鎮多倫多,也出現支持原住民兒童的示威活動。文:基督教芥菜種會 阿蘭原為原住民社區文化健康站(簡稱文健站)的照顧服務員,因文健站將工作機會給年輕人,希望將年輕人留在部落,因此阿蘭失業了。
Photo Credit: iStock 合作社的挑戰與困境:長期受到政府漠視乃至刁難 根據世界合作監測(World Co-operative Monitor)的統計報告,目前全球最大的前300家合作社,其營業額超過2兆美元。高雄合作社營業額雖沒那麼多,但也成長了3到4倍,主要是高雄新住民並非以居家清潔為全職工作,僅為了兼職家庭照顧需賺取零用金,並學習一技之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有夥伴互相支持與鼓勵、共同成長,學習如何開會、怎麼做決策及營運管理等。以目前芥菜種會兩間合作社的營運狀況來說,花蓮合作社從一開始月營業額不到10萬,直到去年底為90萬,大幅成長了9倍,社員年收入最高者有90萬,次高者也有80多萬,比起社員們上一份工作收入至少多三成,且工時較短,一個月只有100多小時。
透過鄰居的介紹,她加入「花蓮縣芥菜種會社區照顧服務勞動合作社」,不僅成為社員,也是股東。因此芥菜種會的作法是在輔導成社前,社員必須組成讀書會研讀合作社的核心價值,藉此培力社員提高知能,了解社員的權利義務,並認同合作社的精神及理念,這是合作社成敗的重要關鍵。
若以社員數來看,相較於2001年的440萬人,2019年僅剩下197萬人,衰退幅度高達55%,如今普遍呈現停滯狀態。雖然在台灣合作社已經有超過100年的歷史,不是什麼創新的模式,但過去許多合作社的失敗在於管理不善、財務不透明,造成社員信任關係破裂,其中多數也未真正落實社員民主管控與自治的重要原則。世界各地的合作社以團結與韌性來對抗全球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大流行危機,並為社區提供兼顧以人為本和環境正義的恢復方式。芥菜種會執行長吳小萍表示,以社會救助的方式長期扶助弱勢家庭,不一定能夠有效幫助他們脫離貧窮的循環。
勞動合作社社員擁有彈性工時,對負擔家計的婦女有很大的幫助。合作社的精神與特色 1995年,國際合作社聯盟(ICA)將「合作社」定義為「基於共同所有及民主管理,為滿足眾人經濟、社會、文化的需求與期望,自願結合的自治團體。合作社不只是給予一個謀生工具,也是學習用民主的方法來實踐共享共好的價值。根據國際合作聯盟(ICA)的資料顯示,全球有超過300萬家合作社,12%人口是合作社的會員,並為全球10%的就業人口提供工作機會。
且長照及居家清潔符合目前高齡化社會的需求,能創造出雙贏的局面。」依法規定組成合作社需7人以上才可設立,主管機關為內政部,能經營的業務包括生產、運銷、供給、利用、勞動、消費、公用、運輸、信用、保險及其他。
不只是給予謀生工具:互助自治的另類經濟模式 吳小萍認為,在全球經濟不景氣及貧富差距愈來愈大的社會中,合作社是協助人們脫貧、互助合作、改善生活環境及善盡社會責任的一種經濟模式。合作社應建立制度,讓組織透明建全。
」根據合作社法規定,合作社是指「依平等原則,在互助組織之基礎上,以共同經營方法,謀社員經濟之利益與生活之改善,而其社員人數及股金總額均可變動之團體不只是給予謀生工具:互助自治的另類經濟模式 吳小萍認為,在全球經濟不景氣及貧富差距愈來愈大的社會中,合作社是協助人們脫貧、互助合作、改善生活環境及善盡社會責任的一種經濟模式。文:基督教芥菜種會 阿蘭原為原住民社區文化健康站(簡稱文健站)的照顧服務員,因文健站將工作機會給年輕人,希望將年輕人留在部落,因此阿蘭失業了。以目前芥菜種會兩間合作社的營運狀況來說,花蓮合作社從一開始月營業額不到10萬,直到去年底為90萬,大幅成長了9倍,社員年收入最高者有90萬,次高者也有80多萬,比起社員們上一份工作收入至少多三成,且工時較短,一個月只有100多小時。因此芥菜種會的作法是在輔導成社前,社員必須組成讀書會研讀合作社的核心價值,藉此培力社員提高知能,了解社員的權利義務,並認同合作社的精神及理念,這是合作社成敗的重要關鍵。若芥菜種會輔導的合作社超過40位社員,就會鼓勵資深社員另外成立新的合作社,讓合作社維持像家人一般緊密的關係,也不斷地開枝散葉。
合作社的精神與特色 1995年,國際合作社聯盟(ICA)將「合作社」定義為「基於共同所有及民主管理,為滿足眾人經濟、社會、文化的需求與期望,自願結合的自治團體。透過鄰居的介紹,她加入「花蓮縣芥菜種會社區照顧服務勞動合作社」,不僅成為社員,也是股東。
世界各地的合作社以團結與韌性來對抗全球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大流行危機,並為社區提供兼顧以人為本和環境正義的恢復方式。芥菜種會所服務逾4000名弱勢兒童的父母多數都在打零工,因此協助家長擁有穩定收入,就能用較短的服務時間,讓一個家庭得以經濟自立,於是芥菜種會以「勞動合作社」作為脫貧的解方。
」根據合作社法規定,合作社是指「依平等原則,在互助組織之基礎上,以共同經營方法,謀社員經濟之利益與生活之改善,而其社員人數及股金總額均可變動之團體。合作社應建立制度,讓組織透明建全。
芥菜種會執行長吳小萍表示,以社會救助的方式長期扶助弱勢家庭,不一定能夠有效幫助他們脫離貧窮的循環。勞動合作社社員擁有彈性工時,對負擔家計的婦女有很大的幫助。她說:「到長輩家裡煮飯、洗衣服、整理家務,讓這些長輩居家環境能舒適一點,不但幫助別人同時賺取生活費,工作有彈性、時間上也比較自由,現在的我比以前開心多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有夥伴互相支持與鼓勵、共同成長,學習如何開會、怎麼做決策及營運管理等。
根據國際合作聯盟(ICA)的資料顯示,全球有超過300萬家合作社,12%人口是合作社的會員,並為全球10%的就業人口提供工作機會。Photo Credit: iStock 合作社的挑戰與困境:長期受到政府漠視乃至刁難 根據世界合作監測(World Co-operative Monitor)的統計報告,目前全球最大的前300家合作社,其營業額超過2兆美元。
高雄合作社營業額雖沒那麼多,但也成長了3到4倍,主要是高雄新住民並非以居家清潔為全職工作,僅為了兼職家庭照顧需賺取零用金,並學習一技之長。若以社員數來看,相較於2001年的440萬人,2019年僅剩下197萬人,衰退幅度高達55%,如今普遍呈現停滯狀態。
但反觀台灣,根據2019年內政部合作事業統計數據顯示,相較於2001年的5475社,2019年僅不到4000社,衰退幅度近30%。雖然在台灣合作社已經有超過100年的歷史,不是什麼創新的模式,但過去許多合作社的失敗在於管理不善、財務不透明,造成社員信任關係破裂,其中多數也未真正落實社員民主管控與自治的重要原則。
」依法規定組成合作社需7人以上才可設立,主管機關為內政部,能經營的業務包括生產、運銷、供給、利用、勞動、消費、公用、運輸、信用、保險及其他。自1844年英國的羅虛戴爾小城,有28位紡織工人籌組消費合作社以來,合作社至今已有170多年歷史。社員共同遵守合作社七大原則: 自願與門戶開放(voluntary and open membership) 社員民主管控(democratic member control) 社員經濟參與(member economic participation) 自治與自主(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教育、培訓與宣導(education training and information) 社間合作(co-operation among co-operatives) 關懷社區(concern for community) 1992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宣佈每年7月的第一個星期六為聯合國國際合作社節,今年落在7月3日,主題為「Rebuild better together(共創美好未來)」。合作社不只是給予一個謀生工具,也是學習用民主的方法來實踐共享共好的價值。
且長照及居家清潔符合目前高齡化社會的需求,能創造出雙贏的局面理解許多街友生命故事後,連結回遊戲設計上,我發現許多故事背景的元素無法透過單一人物角色表達清楚,例如黃克先〈「𨑨迌人」、「做事人」與「艱苦人」:台灣無家者場域內的行動主體〉這篇文章,便以不同人生背景而形塑出的街友類型:遊戲人間而難以被大眾所接受的「𨑨迌人」,身體不好最容易被同情施捨的「艱苦人」,以及最符合社會期待努力工作但卻仍被排除的「做事人」。
在與組員討論過後,我們決定以一位街友真實的人生故事作為遊戲角色原型,將其人生經歷化成遊戲關卡,讓玩家可以實質體驗街友的遭遇,由此誕生初代版本的遊戲——「友豪人生」,希望玩家可以透過遊戲認識這個議題,撕下原本對街友的標籤(刻板印象),並在了解後抱持著同樣身而為人的態度予以尊重,而非同情。」我便帶著這樣的自信與遊戲結下不解之緣。
在提出劇場的構想而被點出問題後,我內心變得非常混亂,本來對自己所認為的「遊戲設計」充滿信心,心想:「哇。例如原來街友有地方可以洗澡、原來街友也是很積極透過翻閱報紙求取工作等,這些認識讓我很驚訝,也開始對她/他們改觀,同時希望可以從課堂主軸——設計遊戲出發,為該議題做些什麼。